選邊



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壁壘分明的團體中我很容易被當作共同傾吐的對象。為什麼?是因為較老成的外表還是寡言被誤以為沈穩呢?

我常期望自己可以做一個客觀的人。因此當A來抱怨B的事情,我會幫對方站在B的角度想。反之,當B嘮叨對A的種種不滿時,我也試著讓B多明白A的難處。有時聽完兩造說法,又雞婆的想在中間分析出一個道理出來。殊不知這種「相對客觀」對當事人一點用都沒有,可能對方只是需要出口或純粹耍嘴抱怨。苦悶歸苦悶,可苦主苦出樂子來,當前的苦不想解決不想溝通也不想改變。反而我自己聽得太多抱怨,導致思路和情緒阻塞不通內傷瘀血了。

不論是哪種層面,對上對下或平行關係,我一向討厭選邊站這類事。可發現「相對客觀」其實也是某種選邊站。選擇不站出自己真正的立場,不表態自己真正的想法,不提醒對方應該改變的態度。而且要非常謹慎自己被「相對客觀」所矇騙時,會誤以為自己真的很客觀。可惜嘴巴表現出來的是苛刻、驕傲和自以為是,十足惹人厭。找不出還有哪句話比保羅這句更精準貼切的:「我雖然良心清白,但這也不能證明我是義人,鑒察我、裁決我的是主」(林前4:4,新普及譯本)

現在我對「選邊」倒是有些新的見解。
我依然可以做值得讓人信任的傾聽者。但中傷的話一律不聽,太負面的也不聽,如真躲不了,左耳進右耳出,一點都不污染咱家幼小的心靈。聽到的話不轉述不私意解說,更別傻到去思考誰說的才是真的。日久見人心,有些事情不是一時二刻就能清楚的。「你們不要彼此毀謗。如果你們互相指責、評斷,你們就是在指責、評斷上帝的律法。但你們要做的只是服從律法,而不是去評斷律法對你們是否適用。惟有賜下律法的上帝,才是審判者。….因此你們有什麼權柄評斷周圍的人呢?」(雅4:11-12,新普及譯本)

當我懷抱正確的動機以及一份關愛對方的心,「選邊」便成了一件無謂也無聊的事情。可能天生雞婆性格使然,加上如又看對方因而所苦。如果天時地利人和,我會站在建議的立場提供一些對方能接受的事實做為參考。我講了,對方能思考討論,美事也。若不能,也無遺憾,已然盡力。然後繼續閉緊自己的嘴巴專心做好手上的事情。最近用此信念在處處交鋒的職場裡處理兩件棘手的溝通,堪稱圓滿落幕。管他哪一邊,我只要跟神同一邊就好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