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


曾經經歷約二年的屬靈低潮。即使每星期教會弟兄姐妹頻繁的互動關心,固定出席每週的主日、週間聚會。即使話語不再感動,依然盡力保持每日讀經的習慣。作每件該作的事,卻不再清楚有何意義。我為自己的狀況感到羞愧,更擔心的是,哪一次打招呼的時候,會有人在問了「你好嗎?」之後,再補一句「你和神的關係真的好嗎?」

很長一段時間,這狀況令我十分苦惱。我與幾位姊妹討論,與舅舅有一次深談。沒有清楚的答案。

最糟的是,我看起來依然是一個『正常』的基督徒。但是我感到口渴,對神有一種無法滿足的渴望。約6:35清楚的寫著,「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那為何,我仍然渴呢?

日子一天天過,也渾渾沌沌的度過那段說不出所以然,卻感到異常空虛的時間。

前段時間,舅舅打電話希望我接收他手邊整理出來的一些書,薇薇安開車陪我去搬。按我們搬的次數,以及那台大房車滿滿後車廂和後座塞滿書的狀況,估計約超過三百本吧。整理後,丟一些送一些,這幾天有空挑出幾本斷斷續續的讀完。舅舅知道我啃書的習慣,事前特別叮囑要我專心工作上的專業,別花太多心思看書。周六去看中醫,二個小時候診過程看完「一個信徒的出走」,一本穿插宗教歷史、神學和哲學的偽自傳小說,內心某些東西被觸動,卻不太清楚是什麼。今天看了「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赫然發現沉思許久的問題竟意外找到一絲解答的曙光。

這本收錄大量德蘭修女私人信件的自傳,披露一件令人不敢相信的事實。約有五十年的時間,她經歷信仰的煎熬,感受不到耶穌,感受不到神的同在。沒有神,她如何捨已犧牲在每一天?沒有神,她如何能事奉那些流膿生瘡的窮人?沒有神,她如何還能愛人?

根據記載,我們知道她從來不是一個瘋子也非心智不健全出於妄想去拯救窮人。事實上她所作的,深具對世界的影響力。1971年,教宗保祿六世頒給德蘭修女「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獎」;1985年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4年美國國會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國名譽公民;以及來自許多知名大學的名譽學位。最為人知,也是最重要的獎項,是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德蘭修女對她的掙扎始終坦承。一位聽其告解的神父寫下如此的敘述,「…她正深陷穿透不了的黑暗之中,無法把靈魂高舉朝向天主–甚至覺得天主不存在–這些坦蕩蕩的痛苦構成了不起的信仰宣言。…但信念無法消除那持續不停的孤獨感,也驅散不了深沉的黑暗。」

我的黑暗沒有德蘭修女的巨大,卻一樣真實。

另外一位神父用了一個絕妙的比喻去形容德蘭修女的經驗:「聆聽她說話的時候,我腦海中浮現一棟沐浴在和煦陽光裡的瑞士小屋,四周都是樹木與花草,鬱鬱蔥蔥,屋內,卻是又冷又黑暗。」

後來透過諾以納神父的幫助,德蘭修女經歷不同的轉變。神父如此寫下他的觀察:「….對於跟自己不親密的事物,我們不可能渴望。渴不只是因為沒有水。石頭不會渴,只有賴水維生的生物才會感到渴。誰能了解清泉活水?是天天不必多想就打開水龍頭的人,還是在沙漠中尋找清泉的飢渴旅人?」

我想起摩西在曠野四十年與神關係的沉默。聖經中沒有寫明那沉默的滋味,沒有仔細描述摩西內心的掙扎。在曠野中,我沒聽過摩西嘶吼吶喊,沒看過他不安的眼淚。其實,我更熟悉的是後來在埃及王面前充滿信心和權柄的摩西。因此德蘭修女在信裡坦誠對其信仰的懷疑和不安,對我是一種感動的震撼。一個舉世聞名的女人,卻用一顆如此柔軟卑微的心說出最深的軟弱。

後來德蘭修女在幫助貧苦的過程,逐漸明白她的試煉有何意義。她寫給一位神父的信中說道:「至於我—-感謝神,我們受教導要跟隨基督。—-由於我無需走在祂的前面,因此在黑暗中道路依然明確。有些日子比平常更甚—我就像個小孩子站著不動,靜靜等待風暴止息…請為我祈禱。」德蘭修女開始明白,她無需「尋找道路」,只要「跟隨」耶穌走過的「道路」就好。

對德蘭修女深具意義的經文:「辱罵傷破了我的心,我又滿了憂愁。我指望有人體恤,卻沒有一個;我指望有人安慰,卻找不著一個。 (詩69:20)」她感覺到這經文是向她提出「去當那個人」的永久挑戰。她勸勉修道院的修女「當那個人。…..要當滿足渴求的那個人。不要說「我渴」,要說「當那個人」去做妳相信神要妳做的,這樣妳就可以當滿足祂的渴求的那個人。」

我在看這本書時,偶爾會想到Jane(可能她和德蘭修女一樣瘦吧)。想起她上過的課,她說過的話,我得承認面對信仰還是有所謂悟性的問題,自己的篤鈍反而對於簡單的事情難以明白。

一位追隨德蘭修女的志願者回憶道,「在艱難的時期,她會告訴我,「不要受制於妳的情感。這是神允准的考驗。」這句話教曉我生命中最好的與最糟的都會過去,如果我學習接受自己的十字架,保持平靜、謙卑、充滿希望,一切都會過去。讓自己的希望不斷更新,我安然度過了困難的時期,並沒有因為感情用事而作出錯誤的判斷。」

感謝經歷黑暗的時刻,我依然渴望神。短暫的黑暗,讓人格外珍惜光明的眩目。楊腓力所寫的「靈魂倖存者」一書,副標是「他們助我跨越信仰危機」。「他們」是誰?馬丁路德、甘地、托爾斯泰、盧雲…等等。這些人都非靈性的完美者,然而他們盡其一生努力用他們的方式尋求神,他們被記得不只來自他們的豐功偉業也來自他們對神的深深渴望並投入其中。人明白在神的面前,只能謙卑再謙卑。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耶穌並沒有騙我,只是偶爾他用了別的方式來幫我止渴。
苦茶?或許。確實不渴了。

5 Replies to “渴望”

  1. 本想推薦盧雲的書給你,結果文末你已提及此人。你的分享很<br />
    棒,雖然我是意外的第一次到你的園地來。期待你更多的分享~<br />

  2. 你的心 你曾經走過的路<br />
    都安慰許多人唷^^<br />
    <br />
    謝謝你的愛與用心~

  3. 可以感同身受,因為我也經歷過類似的過程,回台灣工作後常有人問我"你回到台灣後應該很開心吧?"我常為這個問題猶豫了一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