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的勇氣


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違反承諾,發動閃電攻勢入侵波蘭。隔兩天,9月3日英法兩國正式對德宣戰,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在此之前,英國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慘痛損失心有餘悸,全國百姓一心渴望和平。議會中只有極少數人對德國不斷加強軍備的動機提出懷疑,溫斯頓‧邱吉爾即是大聲疾呼的頭一人。當時邱吉爾65歲,受憂鬱症所苦,政治生涯中已擔任過內任大臣、海軍大臣、軍需部長、財政大臣…等重要職位,因轉換過兩次政黨加上作風強烈,他在議會的名聲並不佳。邱吉爾明白自己重返政壇的機會渺茫。

此時,透過一份私下的軍方情報,邱吉爾十分相信德國在凡爾賽條約後,有重振軍備成為獨裁國家的可能。他在議會數次公開抨擊英國對德國在貿易上的合作,以及後來英國在慕尼黑協定上默許德國佔領蘇台德地區的姑息主義。

邱吉爾的先見和警訊,引發英國上下兩種極端的反應:恐戰和好戰。

描述邱吉爾這一段精彩政治生涯的電影「集結風暴」裡,提及當時秘密提供情報給邱吉爾的外交官員,無法承受戰爭一促即發的壓力而自殺。在喪禮上,死者的妻子問邱吉爾:「我先生認為他所做的一切毫無意義,真的毫無意義嗎?」

其實只要有些許反省能力的人,都能看清處境的挑戰之處。但光只是「看見事實」並不會讓人有希望,更重要的是對改變後的事實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心,才是改變處境的盼望。

同樣預見德國即將開戰的外交官員和邱吉爾,兩人對所看見的事實有著不同反應,前者消極以對,後者則堅信英國要勇敢對抗德國,終能戰勝。大多數人對邱吉爾的樂觀嗤之以鼻。

喪禮上,邱吉爾這樣回答死者的妻子:「人們之所以敢冒險,是對即將發生的危險沒有清楚的認知。瑞夫看到了危險,也產生畏懼之心,但他堅持作對的事情,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1940年5月10日邱吉爾接續張伯倫成為戰時首相,帶領英國走過長達五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在以英法軍隊大撤退而聞名的敦克爾克戰役後,對議會發表一篇感人的演講:
「我們必須極其小心,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德國人拼命想擊沉海面上數千艘滿載戰士的船隻,但他們被擊退了,他們遭到了挫敗,我們撤出了遠征軍!……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饑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1953年,邱吉爾憑《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02年,BBC舉行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看清事實並不斷努力卻無結果,或可稱為「無力感」。看清事實並不斷努力卻無結果但仍有勇氣堅持,或可稱為「信心」。

聖經的希伯來書十一章是描述信心最美麗的一章。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我不能選擇眼前所發生的事實,但卻可以在發現事實後選擇自己的決定。
希伯來書十一章的信心名人榜給我學習的榜樣,歷史上的邱吉爾則讓我體會看見加上堅持行動的勇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