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我們之間


最近偶然觀察到,每逢和人聊天,話題從「最近忙些什麼?」「有什麼好玩的?」到「最近在想些什麼?」。隨著每個人的不同,回答的內容差距也極大。明明身體的距離只有十公分,心的距離卻似乎好幾光年遠。

「我週末喜歡逛誠品書店和一個人聽音樂」,看起來孤獨又神秘的文藝青年說。「我最喜歡棒棒堂的敖犬,你知道誰是敖犬嗎?」,年紀約14~16歲,咬著口香糖用斜45度角看過來,眼神有一絲不屑。「我不喜歡只喜歡看球賽的人…」,這是有球賽受傷症候群的失戀者。

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定義和表達出我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想給別人什麼印象…。「喜歡」和「不喜歡」,釋放出訊息好物以類聚,但讓討厭的人別靠近。

陌生人之間,原本已有的的不安緊張,又帶入更多片面的主觀。為保護敏感又脆弱的內心,於是用更多的「喜歡」和「不喜歡」築起高高的自我防護牆。

於是當別人問起有什麼興趣時,回答愛看書,似乎太LKK。講喜歡看海賊王又顯得很普通。想大膽做自己又渴望被人認同,只好不斷在矛盾中遊走。面對關係中逐漸堆積起來的疏離感,這是強調「就是愛酷」的媒體,沒有幫這個世代計算的代價。彷彿在安靜的捷運車廂裡拿著擴音器用力大喊著「看我!看我!」,卻忘了過於刺耳的聲音會嚇走所有的乘客。

怎麼做真正與眾不同的自己,又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呢?
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我認識一個人,他做到了。
在家鄉,他的專業技術十分吃香,卻很有勇氣的選擇中年轉業去四處流浪。他長的有魅力也很吸引人,卻因為莫名的原因遲遲不談戀愛。他看起來挺有學問和教養,但老跟流氓和特種行業的人混在一起。他不太尊敬大家都尊敬的人,他似乎並不真的討厭這些人,只是很不齒他們某些行為,更糟的是他把大家只敢私底下講的事,當著這些人的面講出來。

我覺得他很酷,敢做自己…,但有些人很不喜歡他。
他們嫌他太招搖,太爭議性也搶太多風頭。
他卻吸引了更多人,遠比那些「不喜歡他的人」多更多的人。

為什麼?

他曾用這些話形容自己…。
「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我必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
「我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遠也不會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走。」
「因為我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而是要服事人的,並要捨棄自己的生命,作為救贖眾人的代價。」

我不知道大部分的人怎麼想。起初,我有點瞧不起他,覺得他大概是瘋了,我身邊沒有一個正常人會這樣講話。

但他所說的,所做的卻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吸引著我。

我得承認,他說的出做得到,總是言行一致。他雖然花太多時間在一些奇怪的人身上,但當我看到那些人眼神流露出的滿足,奇怪的是,我竟然有點嫉妒。
我不屑大家在他身邊總顯出很開心的模樣,可我卻想不起來上次自己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

我很努力做自己,但為何我並不覺得開心?

他對我說,「到我這裡來吧!我要讓你得到真正的安息。你要背我的軛,聽我的教導,因為我的心溫柔謙卑,你的心靈定能得到安息…。」

每個最前衛的思潮總有被推翻的時刻。所有的偶像都有不為人知的八卦。每個萬能英雄總是有懦弱的一面。

如果我們如此在乎所謂的「自我」,又怎能讓這個「自我」去模仿廉價又短暫世俗的價值觀。用片面印象的「喜歡」和「不喜歡」,讓我們失去好好認識他人的機會。

但他,耶穌,有每個人內心渴望的完美。
而這份起初的完美,不是為了用來比較、批評、判斷或讓誰難看。而是他希望我們能「真的」認識他,愛他。近而我們可以從「就是愛酷」的階段,到達「就是愛祂」的成熟。做真正的自己,卻能欣賞自己與別人的差異,找回人與人之間真誠坦然的親密關係。

 

7 Replies to “你,我‧我們之間”

  1. 喔 寫得真好 真的很好<br />
    <br />
    這篇文章是自己寫寫<br />
    還是有要作什麼用的嗎

  2. 你的鋪陳非常有趣,結論也很吸引人,寫的很棒耶~

  3. 嗯嗯嗯 <br />
    <br />
    我愛讀散文!! <br />
    <br />
    <br />
    散文妹妹上<br />
    ^__^

  4. 非常的感同深受妳所說的,<br />
    如果用現在的話語來形容耶穌:<br />
    Yo,man,祢真酷!!<br />
    居然說出在當代,如此前衛及touch到每個人的心的話<br />
    Jesus,有祢真好!!<br />
    <br />
    Betty 佩玉<br />

  5. 我覺得那是因為真的了解耶穌是我們的朋友才寫的出來的<br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